【成语】:休戚是同
【拼音】:xiū qī shì tóng
【简拼】:xqst
【解释】:休:喜庆;戚:忧愁。忧喜、福祸彼此相关联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相关。
【出处】:《国语?周语下》:“晋国有忧,未尝不戚,有庆,未尝不怡。……为晋休戚,不背本也。”
【示例】:今既盟之后,言归其好,分灾恤患,~。 《魏书1许谦传》
【近义词】:休戚与共
【语法】:作谓语、定语;指关系密切
【成语故事】:晋朝时期,庾亮因德高望重及善于用兵被派驻镇守边关,南蛮校尉陶称敌不过庾亮,就在当时权臣王导面前施用反间计,说庾亮拥兵自重准备举兵造反,要王导严加防范。王导说:“吾与元规休戚是同,悠悠之谈,宜绝智者之口。”
休戚是同 成语接龙
【顺接】:同业相仇 同中之异 同仁一视 同仇敌忾 同仇敌慨 同休共戚 同休等戚 同出一辙
【顺接】:比众不同 不敢苟同 不期而同 不约而同 不谋而同 车攻马同 道合志同 伐异党同
【逆接】:不做不休 侈侈不休 刺促不休 刺刺不休 得休便休 喋喋不休 断断休休 精进不休
【逆接】:休休有容 休兵罢战 休养生息 休声美誉 休征嘉应 休戚与共 休戚共之 休戚是同